站内搜索:
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类1005 >> 内容
100502K针灸推拿学

时间:2023/6/5 16:22:13

概述:

针灸和推拿属养生治病之道。针、灸有别,针法指在体表的腧穴上进行针刺、叩击、放血等操作,灸则指用艾绒做成艾柱、艾条或艾绒装入温灸器中,点燃后熏灼皮肤的一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 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抚。最早发现于明朝儿科专家万全所著《幼科发挥》,后经过手法的发展演变,变成了现在所常见的推拿。

历史:

针灸推拿学是中医最古老的学科,又是近代发展最快的学科,它是通过针刺和推拿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种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经济安全等特点。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推拿对内、外、妇、儿等科300种病症的治疗有不同程度的效果。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等,不仅用科学的方法定了疗效,而且用现代生理学、生化学等阐明其作用原理。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已深人到神经细胞、电生理学和神经递质分子生化水平。

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人世”后,针灸推拿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国内医疗市场与国际医疗市场全面接轨,来华学习针灸推拿的人员日益增多,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国力充实,国家强盛,包括针灸推拿在内的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普遍地为世界所接受,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所占的份额更多,地位更重要。在21世纪,自然疗法将得到飞速的发展,针灸推拿正以其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等特色和优势,日益为世界所瞩目。

导读: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中医临床技能、推拿医疗技术、针灸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针灸推拿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针灸推拿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针灸推拿技术与方法进行诊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和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针灸推拿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7.了解针灸推拿学术思想发展基本规律和主要学术观点;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9.具有应用针灸推拿技术和方法防治常见病症的基本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针灸推拿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针灸推拿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核心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 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针灸推拿效应与机理实验、体格检查训练、中医四诊技能训练、经络腧穴定位训练、刺法灸法技能训练、推拿手法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

 到各类各级医院以及相关单位从事针灸推拿为特色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从事中医针灸涉外临床医疗和科研及国际学术交流工作,或面在向残疾人的各级组织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医疗康复机构,按摩院等工作。  

学生能力: 医学学士
职业趋向:

学习之前一般要求考生具备相关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致力于研究针灸推拿,练习过扎针,对生物力学感兴趣,研究过全身经络图。对中医古典医学书籍感兴趣,观察过针灸的治疗效果等等。

相关专业:

就业面较广,但不一定完全对口。研究人员主要在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教学人员主要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也可到其它地方从事相关工作。

著名院校(不一定在本省招生):

中医学

  • 上一篇:100501K中医学
  • 下一篇:100510TK中医康复学
  • 返回顶部